
2月12日正值元宵佳节,由湖北武汉天河机场飞往山东青岛胶东机场的东方航空MU2517航班上,一名旅客在飞行途中突发癫痫。湖北空管分局迅速响应,空地协作保障该航班返航武汉天河机场,用时23分钟。
r2月14日,湖北空管分局区域管制室带班主任刘军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接到信息后,他们第一时间询问机组需求,并规划最优返航路线,指挥其他航班避让,最终航班顺利返航。机场消防救护支队医疗急救站医护人员第一时间登机检查患者情况,当时该患者已经结束发作并清醒。
r2月12日8时12分,湖北空管分局管制运行部区域管制室接到东方航空MU2517航班机组通报,机上一名乘客突发癫痫,须尽快返航武汉天河机场并接受治疗。此时正值春运晨间进出港航班密集时段,空中交通繁忙,调配难度大。
r当班管制员李燕妮在接到信息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根据雷达屏幕上的信息,我快速对负责空域内的所有飞机飞行状态进行研判,为航班返航规划出最优路径。”李燕妮解释,就像汽车在高速路上行驶,突然出现问题必须逆行,在逆行途中不可能畅通无阻。“我们的工作就是指挥其他有影响的航班避让,为逆行航班开辟出一条最安全、最迅速的绿色通道。”
r8时15分,分局区域管制员指挥机组联系进近管制室。进近管制室根据机组需求,进一步调整飞行指令,全程监控航班动态,在确保空中交通秩序安全顺畅的同时,也为东方航空MU2517航班的紧急返航提供保障。
r进近管制室张又文告诉北青报记者,当时接到电话,他就开始思考飞机返航落地的飞行路线,想让病人得到及时的救助。“当时管制员波道内有多架航空器,通过规划飞行路径,期间未对其他航班运行造成影响。”
r张又文是一名“90后”进近管制室管制员,在这个工作岗位已经7年了。其所在的进近管制室一般负责武汉天河、鄂州花湖机场的进离场航班的对空指挥,同时也负责指挥湖北省部分空域内六千米以下的航空器。
r刘军表示,协同部门之间需要传好接力棒,区域管控员先指挥这架飞机按照要求下降到一定高度后联系进近管制,高度降到六千米以下的低空飞行由进近管制负责。“进近管制员指挥飞机按照程序准备降落,并移交给塔台管制员,最终协助飞机安全落地。全程我们都按照相关工作程序严格执行,配合默契。”
r经过多方紧密协作,该航班于8时35分安全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机场消防救护支队医疗急救站医生余德民和护士孙悦第一时间登机,对发病旅客展开紧急救治。余德民告诉北青报记者,“我们在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到达指定点位等待飞机降落,并及时登机对发病旅客进行生命体征的检查。”
r余德民介绍,发病旅客是一名男性,有过往病史,在飞机降落时发作已结束并清醒,有生命体征。余德民建议他结束行程,尽快去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随后发病旅客前往市内医院进行检查,经回访,该旅客目前情况还好,无生命危险。
r余德民告诉北青报记者,如遇癫痫患者发作,要保持冷静,就地将其平卧,防止头部摔伤,及时联系医护人员进行救治,并将患者周围的物品清除,避免患者碰撞。
r从接到返航通知到航班安全着陆,仅用时23分钟,且全程未对其他航班运行造成影响。据了解,当天9时31分,该航班从武汉天河机场再次飞往目的地,最终于上午11时9分抵达青岛胶东机场。刘军呼吁,如果大家乘坐飞机时遇到旅客突发疾病需返航或者备降,还请大家多一些理解和配合,“生命重于泰山。”
r刘军告诉北青报记者,上班10年以来,作为当班管制员遇到航班因机上病人原因导致返航、备降的情况不少于5次。“有一次值班时,遇到一架国际航班在万米高空飞越武汉上空时,病人情况很危急,机组要求紧急备降武汉。航班从万米高空以最短路径,最快速度下降,安全落地,真是生死时速。”
r(实习生 武昱含)
r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戴幼卿
